新闻动态
news
模块电源具有明显的体积优势和高可靠性,在航天航空、国防军工和网络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,市场规模持续增长。
模块电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。与模拟控制相比,采用数字化控制可以简化电路,控制策略与保护逻辑均可以通过数字化编程实现,使用较少的外围电路便可实现功能,控制更加精确灵活,从而缩小模块电源的体积,既可以降低器件成本,又可以提高功率密度,且一旦控制参数和控制策略发生改变,只需要修改程序即可,可提高研发效率。
模块电源可分为厚膜工艺模块电源和微电路模块电源,各具优势。
厚膜工艺模块电源通常以陶瓷基板作为电源电路载体,可靠性更高,主要应用于对温度、抗辐照等性能要求极高的航天等领域;微电路模块电源以PCB基板为电路载体,在保证军用产品可靠性的同时,功率密度、效率等电性能往往更优,在其他工业领域应用广泛。
模块电源广泛用于装备二次电源,国内新型装备列装及装备电气化水平提升加速需求增长。
现阶段,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采用的电源系统多为分布式结构,通过一次电源将宽输入的电压转化为较为稳定的直流电压,经二次电源调节后给负载供电。模块电源一般拥有标准化的封装尺寸和电气接口、单体功率密度高、设计周期短、便于进行各种组合应用,广泛用作航空、航天、雷达等装备电源系统的二次电源。
在国内新型装备列装、新型装备中价值量提升等多重因素驱动下,模块电源需求有望高增长。随着国家对装备“自主可控”要求的提升,全国产化产品需求强烈。
模块化优势显著,高可靠满足军用需求。
模块电源是指可直接焊装在印刷电路板(PCB)上的电源变换器。模块电源将电源上的元器件进行模块化封装,采用高密度的电路和结构设计,形成体积更小、功率密度更高的电源产品,并可根据具体需要便捷地搭建电源系统,具有设计周期短、可靠性高、应用灵活等优势,在航天航空、国防军工、网络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。根据中国电源学会数据,2020年我国模块电源行业市场规模达103.38亿元,同比增长20.35%。
模块电源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高的可靠性,优势显著。在国内新型装备列装、新型装备中价值量提升等多重因素驱动下,模块电源需求有望高增长。此外,模块电源市场逐步向大规模、高质量、综合能力强的方向集中。